
中新网上海10月15日电 标题:英国作家马丁内斯:中国文明建设为何取得成就?
中新网记者 张焕迪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近年来,中国的文明成就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近日,英国作家卡洛斯·马丁内斯在上海出席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期间,与记者分享了他对中华文明建设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中华文明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果,不仅来自于中华传统根深蒂固的生态文明理念,更来自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025年10月14日,第二届世界大会中国研究大会在上海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中新网记者 唐彦军 摄
2019年以来,马丁内斯已七次访华,访问了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谈及相关经历,他表示,中国给他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发达的道路基础设施,还有干净整洁的城市。尤其是在城市公园里,他看到孩子们在玩耍,老人在打太极拳。这一幕让他感觉这是一个和平、安全、友善的地方。 “今天的中国与西方人们对脏乱差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人们甚至可能认为中国就是未来。”
马丁内斯认为,中国城市的清洁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和自然。他进一步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如“天人合一”以及荀子提出的“万物各有其统一而存,各有各养而兴”的天人合一、象征思想。这些理念为中国人民接受生态文明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管理框架。它既符合传统思想,又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2025年9月2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黄河源头鹅岭湖,牦牛在晒太阳。中新社记者 马明艳 摄
马丁内斯表示,政治一些西方国家经济受资本集团控制,导致化石燃料企业阻碍绿色能源政策的实施,阻碍生态文明建设。但这在中国不会发生,正是因为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巨大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1.59亿千瓦,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59.2%。与此同时,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均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
福建福清三峡兴化湾海上风电场,2024年8月8日拍摄。中新社记者 陆明 摄
马丁内斯评价中国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平衡各级政府和社会通过系统投资各类绿色技术,关注可再生能源、核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领域,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令全球瞩目。 “世界期待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马丁内斯表示,面对当前全球气候管理的困境,中华文明的建设成就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零和游戏。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的文明理念和创新实践中受益。” (超过)
面试官简介:
卡洛斯·马丁内斯.中新社记者 张焕迪 摄
卡洛斯·马丁内斯,英国作家、研究员和政治家激进主义者。着有《东方依然红:2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和《从头到尾:苏联解体的教训》。他还与基思·贝内特合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旗依然鲜红》。现任英国网站“社会主义中国之友”联合编辑、国际宣言组织协调委员会成员。在《国际思想评论》、《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2024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将创历史新高。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将创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谨防不可逆转:全球草原面临严重干旱挑战。10月17日,《科学》发表于强团队取得了重要成果。该局介绍,今年夏收高峰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局地阵风10级;
看塔里木油田5年钻223次“地下珠穆朗玛峰”。 10月14日,随着曼深502-H3井钻头钻入8380米地层,这口经历岩层形成、塌陷风险、含硫量高的超深井成功钻遇,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超深井。 2025-10-17 09:38 亚埃级光谱成像芯片“宇恒”推出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宇恒”,实现亚埃级光谱分辨率和千万像素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注入改变的力量!这些专利“跑”自实验室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首例国产九型HPV疫苗的接种。这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持。 2025-10-16 10:06 扬起青年“国防之翼”,让科技之光绽放报国。十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方舟国防公园已蓄势待发。大家都在等待“2025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的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到2027年底,全国将建设充电设施2800万个,提供公共充电能力30个以上0万千瓦,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充电容量翻倍。 2025-10-16 09:48 突破!全球电子通信产业始于超高速信号的“中国领跑者”。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超过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开始了超高速信号的“中国领跑者”。 2025-10-16 09:44 生态环境部:多类别推广美丽中国本土技能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常务副主席黄润秋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引领,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实施机制,在各级各类地方推广美丽中国实践。 2025-10-16 10:02 守护中国碗安全,南北粮运大动脉焕然一新 2025-10-16 10:09
“十四五”期间,人民群众的饭碗将更加稳定、更加充实。 “通过斡旋和不懈努力,中国用世界9%的土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和100多个地方部级技术平台。2025-10-15 10:49 外交部:中方将继续与世界分享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的成果机器人在世界各地展现出应用前景并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生产线和家庭。 《人类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在役多行业机器人保有量将突破20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 2025-10-15 10:45 科技创新的世界趋势丨AI推动材料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大约两年前,谷歌子公司Deepthink宣布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发现了220万种新晶体材料。科学家希望利用人工智能设计出可以大规模生产并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从而实现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 2025-10-15 10:44 北极科考避熊笔记 预见北极熊的出现,是中国第十五次北冰洋科考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期盼。下午,按照避熊计划,科考队决定使用直升机驱除熊,确保冰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快速完成冰区作业。 2025-10-15 10:40
自动驾驶汽车交付已走向大规模采用。截至去年底,无人监管配送车已超过6000辆。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过6000辆无人驾驶配送车投入规模应用,在100多个细分场景下为用户配送了数亿份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无人驾驶车辆配送打通城乡经济循环的方式有多种。 2025-10-15 10:20 人形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赋能千行万业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和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成为了商场、工厂、医院甚至很多家庭的“明星”在很多地方。来自银河通用汽车的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已正式“加入”智能工厂,执行自动化质量检测、零件分拣和运输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两部门:2027年将制定30余项云计算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逼近狮子洋大桥,解码《世界世界》以外的突破。最长的主跨、最高的主塔高度、最大的锚固基础、最大的主缆规模、最多的车道数……狮子洋大桥汇聚了双悬索桥的诸多天地。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